大師論壇 | 張運院士首場開講!談心血管實驗室“十三五”工作實踐與思考
聆聽大師聲音,凝聚奮進偉力,11月2日下午,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大師論壇”專題講座首場在仁和會堂成功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張運教授作主題為“心血管實驗室‘十三五’工作匯報”的專題講座,共謀事業、共話發展,院長馮世慶主持講座,全體院領導出席講座。
張運院士以詳實的數據、生動的圖文全面介紹了教育部和國家衛健委心血管重構與功能研究重點實驗室的成長歷程,以“三個突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優秀、國家衛健委實驗室評估優秀和山東省省部共建實驗室評估優秀,總結了“十三五”期間心血管實驗室蓬勃發展的態勢,并從實驗室的定位和任務、成果和貢獻、隊伍和人才、建設和運行四個方面,全面介紹了實驗平臺的建設經驗。實驗室以“心血管重構和功能異常”這一前沿領域為出發點,從調控機制、檢測技術和干預措施三方面發力,綜合考慮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探索發現新基因、新蛋白、新分子,通過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進行雙重驗證,在發病新機制、診斷新方法和治療新方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全面科學地解決心血管疾病相關問題。近年來,實驗室在高質量論文、科技獎勵、國字號人才、科研團隊建設、獲批專利和技術轉化應用等方面成果顯著。得益于實驗室的發展建設,心血管病學在2020年度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中位居全國第六。最后,張運院士特別強調科研沒有捷徑之路,要加強學術誠信與學術規范,科學防范學術風險。
隨后,與會人員與張運院士就基礎研究方法、專業藥物使用、科研困難處理、學術研究前沿等話題展開互動交流,張運院士一一給予回應,并結合自身經歷鼓勵大家踏下心去做科研、沉下身去求探索,結合臨床工作發現可行性、創新性選題,聚焦臨床問題開展學術研究,讓科研創新更好地促進臨床發展,更好地造福廣大患者,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醫療服務。
馮世慶要求全院干部職工學習張運院士謙虛謹慎、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的科學探索精神,更好地投入到醫教研各項工作當中。他就如何推動醫院各項事業發展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搶抓大勢,在時代發展大勢、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大勢、齊魯醫學發展大勢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思考“學院派”、“國家隊”、“齊魯系”如何強勢發力。二是找準定位,醫院已邁入實現歷史性跨越的新征程,各科室要將學科建設融入到醫院高質量高速度發展中去思考、融入到省內外醫療機構競爭態勢中去審視、融入到國家和地方政策中去考量,借勢借力,強科興院。三是全面提速,加快實施“1237”行動計劃,充分發揮黨的領導在改革發展中的最大優勢(“1”),聚力實施學科振興和人才薈聚兩大工程(“2”),扎實提升醫療服務、科技創新、醫學教育三大能力(“3”),全面夯實運營管理、信息支撐、后勤保障、合作共贏、民生改善、文化建設、安全穩定七大支撐(“7”)。
集院士之堂、傳名家之言、普大眾之需、求賢才之得,山東大學第二醫院在全院上下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之際,在加快推進醫院高質量特色化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時刻,“大師論壇”應運而生,將通過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學術研討等活動,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推動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科研成果轉化,打造優秀醫學人才創新進取的“加油站”,建造青年醫師與名師大家交流的“連心橋”,發動醫院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強引擎”。
講座現場氣氛熱烈,臨床科室正、副主任,職能部門正、副主任,黨支部書記,正、副護士長,科研秘書,醫院優青、杰青,醫院培育基金、青年人才基金項目負責人,近三年入職碩博士,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人員共同參與。
專家介紹
張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美國心臟病學院Fellow(FACC)、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榮譽Fellow(Honorary FASE)、歐洲心臟病學會Fellow(FESC)、山東大學終身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安貞醫院、解放軍總醫院、第三軍醫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十余家大學或醫院的榮譽教授?,F任山東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大學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和衛生部心血管重構與功能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山東省心血管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兼任亞太超聲心動圖學會副主席、中國超聲心動圖學會主席、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世界華人心臟病協會名譽主席、中國心臟學會名譽會長、中國心臟聯盟副主席等學術團體職務,擔任Front Pharmacol副總編輯、Nat Rev Cardiol,J Am Coll Cardiol,JACC Cardiovasc Imag,Sci China Life Sci等5種SCI收錄雜志的國際編委、《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中國循環雜志》、CardiolDiscov副總編輯等國內十多個雜志的編委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動脈粥樣硬化,承擔國家“863”重大項目課題、國家“973”項目課題、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3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迄今發表SCI收錄論文500余篇,部分論文發表在N Engl J Med, Lancet, JAMA, Nat Med, Nat Rev Cardiol, Cell Metab, Sci Transl Med, JACC, Eur Heart J, Circ Res, PNAS等國際高水平的雜志,被SCI期刊引用12200余次,H指數53, 七次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主編專著13部,參編專著33部。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1項、省部級自然科學和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山東省十大成果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5項、三等獎14項。多次代表中國赴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主持國際會議并發表講座,多次應邀赴香港中文大學講學,在國際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獲得美國心臟病學院“國際交流獎”、亞太心臟協會“學術領袖獎”、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首批第一、二層次入選者、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中華醫學會“終身成就獎”、首屆中國醫師獎、全國首屆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等榮譽獎勵20余項。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 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 山東大學 | 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 | 國家衛健委委屬、委管醫院
版權所有:山東大學第二醫院ICP備案: 魯ICP備12024819號-7 魯公網安備 37010502000474號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北園大街247號預約咨詢熱線:0531-88197777